發表于:2021.06.28
正值炎熱夏季,夏季混凝土工程的生產施工是工程施工中的一個難點。在高溫下,混凝土中的水分蒸發速度快、水泥水化速率加大、坍落度損失過快,對混凝土的實體質量造成不利的影響。本文淺談混凝土在高溫天氣下生產與施工的控制措施。
1 高溫天氣對混凝土的影響
在高溫天氣下混凝土生產施工時,拌合用水量的增加,混凝土坍落度損失加快;混凝土凝結時間變短。因為較高的拌合用水將增大混凝土的水膠比,較高的混凝土溫度導致混凝土水化加快、坍落度損失加快,這些將會導致混凝土凝固過程中及初凝過程中混凝土強度的降低、混凝土 28d 和后續強度降低。因整體結構冷卻或不同斷面溫度的差異,使得固化收縮裂縫和溫度裂縫產生的可能性增加,裂縫將導致混凝土耐用性能降低,由于水化速率或水中粘性材料比率的不同,會導致混凝土表面顏色的差異等,腐蝕溶液進入會增加鋼筋被腐蝕的可能性。這些將會影響混凝土的結構強度和耐久性。
2 高溫天氣下混凝土生產控制措施
2.1 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
高溫季節混凝土生產時,要更嚴格控制混凝土生產用原材料質量,防止因原材料質量問題加劇混凝土坍落度的損失和質量的下降。采用聚羧酸系外加劑的企業,要控制砂的含泥量和泥塊含量、石子的石粉含量和顆粒級配、粉煤灰的需水量比以及外加劑的保坍時間這幾個關鍵指標。良好的原材料質量是高溫季節混凝土生產施工的重要保障。
2.2 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溫度
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溫度主要從降低原材料的溫度入手:
(1)降低水泥溫度。一般來說,水泥溫度升高4℃,混凝土溫度會提高 1℃。散裝水泥進場溫度高、活性大,導致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損失加快,在高溫天
氣下尤為明顯。因此,要控制進場水泥的使用,盡量生產時使用放置一段時間的水泥。
(2)降低骨料溫度。降低骨料溫度是一種非常有效降低混凝土溫度的辦法,當骨料溫度降低 2℃,混凝土溫度一般會降低 1℃。由于粗細骨料都是集中堆放,因此每天可用地下水對堆放的骨料進行噴淋降溫。
(3)降低水的溫度。由于水的比熱是水泥和骨料的 4~5 倍,通常情況下,水溫降低 4℃ 可使混凝土溫度降低 1℃,因此可以采用地下水或者把冰破碎后與水
形成的冰水混合物直接加入攪拌機,冰水混合物中碎冰的用量盡量別超過25%,這樣能保證攪拌時,碎冰能完全融化。
2.3 提高外加劑摻量或用高性能外加劑
高溫天氣下,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損失加快,有些緩凝劑在高溫下保坍效果變差,造成混凝土保坍難度加大。在生產時,可適當增加外加劑的摻量,適當提高坍落度。對于運輸距離長或者澆筑施工慢的工地,生產時可將混凝土拌合物控制在輕微離析的狀態,以保證澆筑時,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。在提高外加劑摻量時,如果混凝土和易性、保坍效果等改善不明顯的情況下,可以采用高性能外加劑,高性能外加劑能明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、保坍效果。
2.4 合理調度車輛
高溫天氣下盡量避免工地壓車。有些調度人員圖省事往同一個工地連續發四、五輛車,經常出現工地壓車的情況,工地一旦出現停電、堵泵、炸管等現象,造成混凝土長時間不能澆筑,坍落度損失嚴重,容易造成混凝土卸料困難或者運輸車罐報廢,加水調整后再用容易造成嚴重的質量問題。一般來說,工地澆筑混凝土的車輛盡量不要超過三輛,調度人員要隨時觀察車輛 GPS信息,經常與工地施工人員聯系,做到不壓車、不斷車。
3 高溫天氣下混凝土澆筑施工控制措施
(1)運輸混凝土的車輛到工地后,及時安排人員進行澆筑施工,澆筑過程中在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的情況下,盡量加快澆筑施工的速度,從而保證混凝土在良好的工作性能中澆筑到施工部位,進而保證混凝土的質量。
(2)工地澆筑混凝土施工盡量安排在夜間進行,夜間環境氣溫相對于白天來說稍微低點,混凝土坍落度等各方面性能能夠保持地更好。
(3)混凝土澆筑施工時,盡量控制每層澆筑高度不超過 30cm,既有利于振搗密實,又加快混凝土的熱量散失,避免混凝土產生溫度裂縫。
(4)澆筑完混凝土后及時覆蓋地膜,并用濕草簾進行護蓋,避免暴曬混凝土產生干縮裂縫,后期也要安排專人進行灑水養護。對于豎向構件,最好是帶模進行養護不少于 7d,脫模后也要不間斷地進行灑水養護。當然也可在墻體頂端設多孔淋水管,達到脫模強度后,可松動對拉螺栓,使墻體外側與模板之間有 2~3mm 的縫隙,確保上部淋水進入模板與墻壁間。對于高層的剪力墻,最好是先脫內模從內養護,而后再脫外模,這樣既加快提高混凝土強度,又能使混凝土溫度從內冷卻。做到前 7 天堅持灑水保持濕潤,經常連續養護,并堅持按時段養護,后期做到間斷的灑水養護,使結構逐漸干燥,這樣可以利用混凝土的徐變性能,對溫度及干縮應力起到“卸荷”作用,避免裂縫的產生。
(免責聲明:素材來源于網絡。本平臺注重傳播,版權歸原作者,若有異議請聯系網站處理,感謝原作者創作。)